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每日消息!永修半马|彭建华冲刺夺冠!

2023-04-22 21:47:15 98跑

4月22日,江西永修半程马拉松在吴城候鸟小镇游客中心开跑。彭建华以1小时07分20秒斩获冠军,并刷新赛会纪录。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Melkam Tassew夺得女子冠军,同样创造新的赛会纪录,用时1小时12分42秒。


(资料图)

本届比赛依然延续了“最美水上公路”的核心赛道,从江西永修吴城候鸟小镇游客中心出发,一路行进至吴城排工巷。

这里地处鄱阳湖生态湿地核心区域,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全国首家“中国候鸟小镇”。

相对平坦的赛道吸引到了众多国内外精英选手参与,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数十位外籍选手,以及中国半程马拉松国家纪录保持者彭建华,许王、邵思爽、王东辉、李政跃等中国精英选手,以及刘艾岩、闫睿羊、张磊、陈菲等“05”后的年轻运动员。

上午8时,比赛正式鸣枪起跑。起跑时气温15°C左右,但伴有较大的风力。基于这样的天气条件,男子集团出发速度并不快,十余人组成大集团前进。

第5公里处,彭建华主动提速引领场上局势,领先集团也逐步分化。行进至赛事后程,冠军争夺在四人之间展开,分别是两位外籍选手和彭建华、邵思爽。

最终,彭建华凭借强大的冲刺能力首位冲线,以1小时07分20秒夺得赛会冠军。彭建华是江西注册的运动员,此役在永修的比赛也算主场作战。他击败所有外籍选手的表现,受到了众多当地跑步爱好者的赞誉。

赛后彭建华对「98跑」表示:“最近训练不算系统,本场对成绩没有太强的要求,能够夺冠很开心。今天一路上顶风前进,大家都面临挑战。”

彭建华透露自己接下来将参加在山东日照进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二站,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场地赛的他会去“找找感觉”,适应5000米、10000米田径场地赛的节奏。

来自内蒙古的邢子君、包美玲夺得国内女子组第一、二名,分别位列赛会第六名、第八名。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均是来自本次“60冲刺营”的年轻选手。

“这个赛道很舒服,但今天天气不算很好,能跑出这个成绩挺满意。赛前冲刺营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加专注的备战,适应当地天气,为期一周的理论授课、交流也让我们获益良多。”邢子君说。

20岁的闫睿羊本次跑出1小时09分19秒,成功挺进前十名,并突破70分大关。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半马比赛,也是第一次与外籍选手比赛。

“第一次和外籍选手比赛,所以跑的不敢太冒进,整体按照自己节奏进行。日常我在呼和浩特训练,这种赛前集训的模式能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冲刺营的理论授课,特别是心理疏导那一堂课,让我很受用。”闫睿羊对「98跑」说。

永修半马国内女子第一名邢子君提到的赛前冲刺营,便是在正式开赛的前一周,本次比赛的配套活动“60冲刺营”。

该项目由踏秀中国发起,集结了12位半程马拉松70分左右的青少年选手,他们中大部分还不满20岁。在赛前一周比赛当地开启集训,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做针对性的提升训练和赛前调整。

这一模式开创了行业的先河,以赛事+线下精英训练营的模式,对有志于提升成绩的精英选手匹配赛事节点做针对性的赛前调整训练。

60冲刺营由著名长跑、马拉松名帅殷长喜担任主教练,创意发起人之一石峻担任领队。为期一周的训练周期,安排了专项训练、赛前调整、身体素质训练等内容。

此外,冲刺营针对运动员心理调节、赛前细节指导等方面进行线下理论授课,还邀请到了长跑、马拉松名将彭建华与青少年选手一起相互交流。

此举一方面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备战,另一方面全面构建青少年运动员对竞技体育的认知与理解。

冲刺营领队石峻表示:“‘60’冲刺营意为帮助更多精英运动员、大众选手冲击半马‘6字头’,也就是突破70分。这个成绩对于男子精英选手说起来不难,但对于更多处于成绩提升期、瓶颈期的青少年选手、大众选手,他们需要更加科学的训练理念和备赛环境,我们希望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

“通过资深教练的点拔,精英运动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专业理论分享,让选手们在赛前不仅有一个好的备赛环境,而且收获颇多,助力选手身心调整至最佳状态突破自己。如果这个形式可以帮助到更多优秀选手突破70分,哪怕能有一点点的推动助力,我们都认为是值得的。”石峻说。

殷长喜同样谈到了科学训练和赛前调整的重要性:“长跑、马拉松是一项长线的工程,并不是短期之内能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于年轻运动员,打好基础,接受科学的训练理念尤为重要。

此外,赛前的精准调整对于运动员发挥出训练水平,同样是一门‘科学’。踏秀发起的这一训练营,在比赛当地帮助运动员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赛前调整训练,适应当地天气,为突破好成绩提供了保障。”

据「98跑」了解,首期“60冲刺营”为全程免费模式,为期一周的赛前备战,提供了运动员的饮食、住宿、训练场地、线下授课、交流平台等。

本次在江西永修开启的“60冲刺营”为第一期,以后还将在全国各地发起,助力更多优秀选手突破自己。

实战是检验训练、积累经验的最佳方式,过往的三年来,年轻选手并没有太多机会参加正式比赛。随着比赛全面回归,越来越多行业机构的投入与发力,中国中长跑运动员正迎来更加广阔的未来。